圖:gigacircle
一、寶寶吃冰淇淋前應注意事項
1、不要購買路邊
不論你要買多有名的品牌,記住不要從路邊購買!
因為你不能肯定他們是否乾凈,往往可能會導致寶寶感染,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很敏感。
2、成分不要太多
對寶寶來說,最好的冰淇淋就是最簡單的,沒有附加太多成分。 因為附加太多成分有可能會造成寶寶腸胃的負擔,導致不適。
3、注意包裝成分
在你買冰淇淋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包裝上註明的成分,有些成分可能會導致寶寶過敏,你甚至沒有注意到任何過敏的發作。
比較容易導致過敏的像是堅果、花生、草莓等食物。
4、不要提供太多
一旦你要讓寶寶開始吃冰淇淋的時候,不要讓寶寶吃太多,最好一次只吃 1~2 湯匙,並且最多 1~2 星期一次。
5、可能導致蛀牙
冰淇淋都含有糖和脂肪,而且糖對你的寶寶特別的有害。
如果你讓你的孩子吃太多的糖,有可能會導致他蛀牙,並且增加肥胖或超重的機率。
二、何時可以讓寶寶吃冰淇淋 ?
1、等到一歲之後
幾乎市場上所有的冰淇淋都充滿了防腐劑、脂肪、糖、人工配料和食用色素。 因此,最好是等到寶寶 1 歲生日之後 再給他吃冰淇淋。
2、避免全脂牛奶
冰淇淋是牛奶製成的,在寶寶 1 歲之前,不應該讓他接觸全脂牛奶。 這是因為製作冰淇淋的全脂牛奶和乳霜,大多經過消毒殺菌,這些牛奶可能會導致嬰兒敏感的問題。
3、可能導致感染
在某些情況下,在你從商店購買冰淇淋回家的時候,有可能會有細菌積聚在冰淇淋中。 當寶寶接觸到這些細菌之後,有可能會感染,影響他未成熟和薄弱的消化系統,嚴重時需要就醫治療。
4、引起胃部問題 冰淇淋中的全脂牛奶可能讓寶寶很難消化。
冰淇淋可能導致氣體累績或胃部慢性疼痛或是絞痛,讓寶寶非常的不適。
轉載自 :藍色小惡魔 《幼兒教育 》
上週美國參議院正式以 51 比 49 通過川普稅改, 近幾個交易日也都在反映相關議題, 但這並非是川普稅改的結局,因參議院及眾議院通過的版本有些差異。
而兩院將開始討論,並統合出單一版本交由川普簽署,才會正式生效, 而兩院版本差異如下:
關鍵點在於企業稅率部分,兩院版本皆為降低至:20%
但眾院將於明年 2018 年開始實行,參院則是 2019 才開始實行, 兩者差異較大,而市場目前則反映眾院版本。
因此,若最後版本傾向參議院版本的話,市場將會落後反應,屆時可能會有些震盪!
但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川普稅改皆為短期因素。
對於美國經濟影響也有限,對於企業獲利雖有幫助,但是否會因此導致通膨上升,值得關注。 因此建議將川普稅改放在心上即可。
不論結果是好是壞都將是短期波動,長期仍是觀察美國經濟成長(目前仍溫和復甦當中),以 及企業獲利增長是否持續(明年預估仍增長 11%)
風險則是關注通膨是否突然彈升,導致聯準會快速升息。
資料參考來源 :
復華金管家
補充今天經濟日報報導 :科技業苦了,爽到金融、運輸、電訊業!
別擔心類股輪轉 分析師:科技股很快就會反彈回來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的 Andrew Lapthorne 等觀察家卻不買帳。他們觀察了過去幾天拋售的景像,並有不同的看法:一些重量級法人正在傾銷科技類股部位,目前雖可能傷害晶片製造商和軟體公司,但一旦他們完全脫手,類股就會恢復大漲。
轉載自 :藍色小惡魔《
金融相關 》
台灣時間昨晚 ECB 正式公布利率政策,ECB 總裁德拉吉宣布維持 現有利率不變 。
而市場關注的 QE 退場,德拉吉表示通膨仍低 於 ECB 目標,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不變。
甚至明年有延長 QE 的可能性!
這是極為鴿派 的說法,對於市場資金面仍是正向 。
另外歐洲也有公布第二季 GDP 為成長 2.3% ,這是 2011 年以來最佳!
對於明年經濟展望也從 1.9% 上調至 2.2%
因此昨日歐洲股市就在寬鬆貨幣 及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 下,激勵走揚!
觀察 ECB 這次沒有動作原因,可能跟歐元 有關。
歐元今年以來受美元走弱影響,歐元今年足足升值近 14%
這不是 ECB 樂見的,歐元的走強 將不利於歐元區的出口。
因此未來觀察 ECB QE 政策時,應將匯率 納入考量。
整體來說,短期歐元區資金面正向,中期基本面也成正向, 對於後續歐洲市場仍保持樂觀 。
後續對全球市場幾個觀察重點:
9/9 北韓國慶 、9/12 蘋果新機 、9/21 FOMC 會議 !
資料來源:參考自復華證券投信理財顧問
尷尬了... 原來是這樣,小時候我都跟啊目說打電腦遊戲是為了訓練腦力讓我更聰明來的...這個理由讓我用電腦玩大富翁長大了QAQ...(益智遊戲可以變聰明都是用來騙玩具的)
啊...那就玩寶可夢吧~至少還可以運動,例如去追稀有怪!?
(小豆豆堆積如山的玩具)
根據 BBC 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11,430 人在連續幾週玩過這類遊戲後,都沒有變得比較聰明。
BBC 讓一個 理論驗證節目 的觀眾,使用一系列由阿茲海墨學會(Alzheimer's Society)和醫療研究會議(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科學家所設計的腦力訓練遊戲。
實驗結果公佈在 BBC 的網站(網頁已失效了 )和 自然雜誌(PDF檔)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這些人玩遊戲的技巧都純熟許多,但在日常生活的思考、推理、記憶或問題解決能力上,幾乎毫無改善。
下一代要想新的理由騙爸媽玩電腦了,比方說:學校要交功課?
不過我對小孩使用 3C 的態度是開放且支持的,水可覆舟亦可載舟,就看大人的智慧了,現在已經是科技的時代了,不懂科技怎麼有競爭力呢?
Putting brain training to the test
‘Brain training’, or the goal of improved cognitive function through the regular use of computerized tests, is a multimillion-pound industry1, yet in our view scientific evidence to support its efficacy is lacking. Modest ef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in some studies of older individuals2, 3 and preschool children4, and video-game players outperform non-players on some tests of visual attention5. However, the widely held belief tha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omputerized brain-training programs improve general cognitive function in the wider population in our opinion lacks empirical support. The central question is not whether performance on cognitive tests can be improved by training, but rather, whether those benefits transfer to other untrained tasks or lead to any general improvement in the level of cognitive functioning. Her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six-week online study in which 11,430 participants trained several times each week on cognitive tasks designed to improve reasoning, memory, planning, visuospatial skills and attention. Although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 in every one of the cognitive tasks that were trained, no evidence was found for transfer effects to untrained tasks, even when those tasks were cognitively closely related.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
#《看裸女測試你的腦怎麼思考 》
#《阿滋海默症自我檢驗篇:眼花撩亂法、AD-8早期失智篩量表、花生醬法 》
根據一項發表在 ACS 的《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杜克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在實驗室環境中,包含多種污染物成分的室內灰塵會促使脂肪細胞積聚更多的甘油三脂。因此,家裡不乾淨、灰塵多,就會讓人更容易變胖!
研究人員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十一個家庭中收集了室內灰塵樣本,並測試了小鼠脂肪前體細胞模型(3T3-L1 細胞)樣本的提取物,3T3-L1 常常被用於測試物質對甘油三脂積累的影響。在這十一種灰塵樣本中,有七種會促使脂肪前體細胞發育成為成熟的脂肪細胞並積累甘油三脂。其中九種灰塵樣本促進了細胞分裂,產生了更多的脂肪前體細胞。只有一種灰塵沒有影響。
從動物研究也確認,在生命早期接觸 EDC(內分泌干擾物質)會導致後天的肥胖,因此 EDC 也被稱為肥胖因子。有些製造商已經減少了產品中的 EDC,但是目前依然還有很多消費產品中存在 EDC。這些 EDC 隱藏在室內灰塵中,可以被吸入或吞入,還可能通過皮膚吸收!?
美國環境保護局估計,美國兒童平均每天會吸入 50 毫克的 EDC。Heather Stapleton 和同事們想要弄清楚室內灰塵中的 EDC 是否對脂肪細胞有影響。在研究人員弄清楚之前,大家就大方地用這個科學研究當藉口吧!
底下小惡魔就幫各位冰友多找點減肥方法、減肥動力、或減肥失敗的藉口:
#在《為什麼中國很少有超級大胖子? 》裡我們查到“台灣肥胖比率在亞洲是第一名!”,所以大家要一起來洗刷這個醜名。
#在《雙向關係:肥胖與記憶減退? 》裡科學又證明了胖子比較笨,所以大摳呆不是被叫假的,趕快減肥變聰明吧!
#在《週末補覺能幫助減肥? 》裡我們找到很爽的減肥方法,週末就跟媽媽說為了減肥,咱要好好睡懶覺der!
#在《肥不吃主食是否安全有效? 》裡提到不吃主食的減肥法雖然有效果,但是負面代價實在不小,總共有會出現身體疲勞、臉色變差、皮膚鬆弛、記憶力下降、心情惡劣、情緒沮喪、脾氣暴躁、月經不調、掉頭髮...等問題,真是得不償失啊~
#在《我胖不愛運動,是因為 D2R 受損,所以不要再唸我囉! 》裡告訴我們會胖可能是基因的缺陷,所以下次你媽念你的時候,先跟她說搞不好是她的基因害的,肥減再多也沒用啦!
#在《運動不能減肥? 》裡似乎找到可以不去運動的藉口,那是因為肥胖的問題是出在貪吃而不是懶惰喔!
#在《脂肪能殺菌,胖子變溫拿? 》裡科學證明脂肪能殺菌,不過...自己看吧!
EDC(內分泌干擾物質)
內分泌干擾物質的研究來自於生殖內分泌學和野生動物生物學,也稱作環境荷爾蒙。內分泌干擾物質是一群外因性的化學物質,結構類似人體荷爾蒙,並可干擾人體正常荷爾蒙功能,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化學品,用於各式生活用品的生產;例如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雙酚A(BPA)、抗菌劑-三氯沙(triclosan)、部分重金屬、阻燃劑、防沾塗層的原料-全氟烷化合物等,都屬於荷爾蒙干擾物質。
所以 EDC 又稱「致胖因子(obesogens)」,內分泌干擾物質藉由改變脂肪細胞的發育過程而促進肥胖病的發生、增加能量儲存在脂肪組織中,並干擾食慾和飽足的神經內分泌控制。肥胖早已確認是十大死因的重要推手,有鑒於內分泌干擾物質可增加肥胖症的產生,對於生產前後的照護、日常生活環境荷爾蒙的汙染問題、加強排毒的生活方式,值得大家重視。
參考文章:
#你之所以會胖,是因為家裡太髒?
#內分泌干擾物質:致胖因子
雖然誰眠時間還不是每天都達成目標,但是比起以前乖多了,可是最近老覺得全身痠痛渾身不舒服,實在有點懷疑是睡太久的關係,該不會我的命就是躺在床上不能超過六小時吧!(2017)
先說說《快樂就健康 》(註1)這個流傳的檔案心得
有些人以健康 為由這個也不敢吃那個也不敢吃,最後連自己的生日蛋糕 都不吃了...像我什麼都吃,只要乾淨衛生就好^^
但是!!! 重點是要由心覺得這樣的選擇是快樂的,沒有絲毫痛苦和強迫!一樣的道理,如果強迫我吃我認為不健康的東西 - 如灌酒 !! 我也不會因為顧慮會破壞現場的氣氛,而枉顧自己的快樂。我喝是我想喝,我不喝就是不爽喝~
再看看《健康無法重來 》(註2)的流傳檔
好像隨便吃都會死,似乎比較言重了... 問題是在長期和經常,比如我當下想吃雞排 ,我就會吃,反正這種快樂一個月也許才一次而已~偶爾為之...
所以我認為均衡健康 的飲食攝取,其中重要的元素不只是維他命和卡路里,最重要的是 - 快樂有多少 ...
就像其他營養元素一樣,不是當下大量攝取,而是經常保持更多的次數,如果取用過量,痛快一場...也許就樂極生悲 了!!!
有些人認為經常要大吃大喝一場,找一堆人狂歡,認為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紓壓...何不把這些精力成本切碎分散在平時的生活上呢?好好經營生活,每天持續運動紓壓,才是正道啊~
早餐 不吃是健康最大的損傷,別為了那幾公斤的數字,拿來換自己躺病床數日子的痛苦啊!!
下班走樓梯 ,也許會遇到令你驚奇的人...
車位難找 就停遠點吧~多走 2 分鐘的路,會讓你身輕氣爽 !
走路時刻意穿過公園(這個我每天都這麼執行 ),現在都市有些大馬路,中間也建設了公園 ,進去將獲得短暫的寧靜,而且走在車水馬龍 的人行道旁,吸入的空氣對身體損傷不少啊!
回家的路偶爾改變一下(這點我經常做,不是因為神奇寶貝 的關係喔! ),讓一成不變的生活增加一點點很小點的新鮮感,沒有"絕對必要"的理由,就常常繞點不一樣的路回家吧~不過安全第一喔!! 別往危險的地方繞啊~
我想現在應該很多人回家都繞很多路了吧...為了"寶可夢 Pokemon "(2016)
先快樂還是先健康? 我的答案是 - 快樂是攝取健康的重要元素!!
簡報檔下載 :
(1) 《快樂就健康 》、(2) 《健康無法重來 》
五年一次的中國金融工作會議在上周正式召開。
會後新聞稿中,”風險”一字提到 31 次、”監管”一字提到 28 次、 全面壓倒”改革”一字出現 15 次、”發展”一字出現 25 次。
顯示維穩即是目前中國官方注重的事情!
題材性、炒作性的股票持續修正, 績優藍籌股仍逆勢上漲。
曼秀雷敦 (面速力達母)瓶身清楚明白地標示:嬰兒及兩歲以下的兒童禁止使用!
各位媽媽不要拿以前或長輩告知的話當真理:阿用這麼多了都沒事...
難道你想拿你的小孩賭看看會不會剛好你的小孩出事嗎!?
以下擷取自:塗小護士治感冒 嬰幼兒慎用 (連結已失效)
這問題 2007 年被吵了之後,現在雖然已經有加警語了,但是用的人恐怕還是很多人沒去看瓶身說明!
小護士曼秀雷敦 成分包括樟腦油、甲基水楊酸以及薄荷腦等。其中薄荷腦,國外曾報告,使用於嬰兒鼻部,可能 引起呼吸困難及窒息症狀。
不宜大面積擦在皮膚
此外,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樟腦油具有神經毒性,甲基水楊酸過量也會引發中毒。幼兒除了要注意避免誤食導致中毒危機外,由於這兩種成分都能透過皮膚吸收,如果大面積使用,對器官相對不成熟的嬰幼兒確實可能造成傷害。
文獻上也曾報告過,有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因治療感冒用含樟腦油成分的藥物塗抹皮膚後,引起嚴重的肝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傷害。
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表示,曼秀雷敦 含有薄荷成分,若是兩歲以下嬰幼兒使用,有可能會發生抑止呼吸危險 ,衛生署已要求曼秀雷敦 加註警語。
(轉貼時請加註本行)
引用自:藍色小惡魔 《別再對嬰兒亂塗曼秀雷敦 (面速力達母) 》
http://www.imp.idv.tw/play/forum/viewthread?thread=1165
再看看這篇:BabyHome 媽媽們的討論
所有互相交流經驗的媽媽都說:不要用!!! 如果真的想解決脹氣,可以找醫生拿 "脹氣膏"
還有個媽媽如是說,和我的觀念一致:不要拿大人的感覺去評斷用在小孩身上的效果!!!
之前我家小土龍類似情況發生的時候我也想用,結果我姐姐給我良心的建議:我們大人在用面速利達姆的時候都絕得有點涼涼的,那小baby應該會絕得更涼吧?!
如果我的想法 和別的媽媽的建議 仍有一些媽媽鐵齒不信 以下提供【馬偕紀念醫院】醫生的回答:一歲以內的嬰兒,通常不建議使用普通成藥,最好到院就醫。
有另一款 曼秀雷敦 是給兩歲以下專用的,不過不太好買到,與其去找這款成藥,還是聽醫師的話,帶去醫院吧!
最後我再提供我最愛最信賴的醫療網站:國家網路醫藥
免費又實用!如果你對藥品的原文不懂、或想進一步了解要物名稱,這裡應該都能讓你查到,如果查不到你還敢用嗎!?
另外還有醫生可以讓你線上諮詢,保證回答〈雖然類似的問題他們會貼來貼去,幾乎雷同,但是加減用。 〉
以下是在國家網路醫院的衛生署的警告!這個再沒有說服力還有媽媽想鐵齒我真的只能替你的寶寶祝福了...
文中提到的 Menthol、Camphor、Methyl salicylate 都是小護士的成份〈小護士的成份有 Menthol、Menthol oil、Camphor、Methyl Salicylate、Borneol〉
小心使用外用製劑,避免兒童水楊酸中毒
基於民眾用藥安全,衛生署對含 Menthol, camphor, methyl salicylate 成份外用劑藥品之安全性,經審慎評估臨床上使用之風險與效益,衛生署7月30日公告含 Menthol, camphor, methyl salicylate 成份外用劑之藥品仿單須加註相關注意事項 ,包括:
﹝一﹞含任一該等成分之所有外用劑型,除吸入劑、擦劑及滴鼻劑外,應於仿單加註「2歲以下兒童之使用須詢問醫師或藥師」。
﹝二﹞含任一該等成分之吸入劑、擦劑及滴鼻劑,應於仿單加註「嬰兒及2歲以下之兒童禁止使用」。
﹝三﹞含 camphor 之外用藥品仿單,應於仿單加註「蠶豆症患者請勿使用」。
﹝四﹞含 methyl salicylate 之外用軟膏仿單,應於仿單加註「methyl salicylate 之每日用量不得超過 1.8gm,以免引起水楊酸中毒症狀,諸如呼吸困難及其他中樞神經中毒等症狀;如對阿斯匹靈或水楊酸有過敏或敏感現象,使用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該類外用製劑大多列屬指示用藥或成藥,雖然較處方藥安全,惟使用上仍應小心注意其可能產生之不良反應及禁忌,尤其嬰幼兒及兒童,衛生署呼籲 2 歲以下兒童使用該類外用製劑應謹慎。
為確保藥物安全與醫療效能,衛生署已建置藥物安全監測機制,即時監視國內、外藥物安全訊息,除設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及藥物不良品通報中心之外,並對於藥物之安全性與療效亦隨時進行再評估,如醫療人員或病患疑似因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之發生,請立即通報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 ,網站:https://adr.doh.gov.tw 。
延伸閱讀文章: 幼兒發燒處理方法
網路江湖傳說,信不信由你!手指頭的故事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無名指 和你能不能變成有錢人的關係...來!來!來!男左女右,伸出你的手掌,看看無名指 和食指 哪個更長。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說法有很多,曾經從中國傳統命理學角度闡述過這個問題。當然,目前世界各地科學家在繼續研究這個問題,古老的中國命相學文化在發揚光大之中。
反觀人類的手指,成年女性的手指和無名指 長度通常相同或食指 更長 ,男性則無名指 通常長於食指 。其實,無論男女無名指 比食指 長,都具有強烈的個性特點,特別歸納如下:
<無名指更長,更容易賺錢,更易成功>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人更容易成功!義大利經濟學奧爾多·拉切奇尼和路易吉・圭索訪問了超過 2,000 名男性和女性小老闆,並拍下他們手指的照片。通過觀察,他們發現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人空間能力、風險承受能力、決斷力都比較好,更容易成功。快看看你的手指比比看!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人,為人親切、處事圓融,通情達理,在新的環境馬上能與人打成一片,其缺點就是欠缺判斷能力。
手指長短決定交易本領,無名指 相對於食指 越長,你可能賺的錢越多。
無名指 相對於食指 越長,這些人具有自信、愛冒險、探索性強、警惕性高以及反應快等特點。
無名指 長表明,嬰兒處於發育時期的心臟、大腦以及手的雄性激素更高,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男性生育能力較強、口頭表達能力較弱、攻擊力強、比較擅長數學、更容易患孤獨症。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人理智大於情感,反之情感大於理智。
男人無名指 相對於食指 越長,更「有男人味」,業績大大好於「娘娘腔」的男人。
女性無名指 過長,患膝關節炎的風險更大。這是在北美時配合 TOM 教授的一項實驗。也的確如此。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女性,更具運動天分。尤其是在賽跑,足球和網球等與跑步有關的項目上,成績更為顯著。
無名指 越長,計算能力越突出;食指 長的人則更善於讀寫。鄭博士對此曾經做過統計實驗,的確有此傾向。(鄭博士是誰? )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兒童,理科的成績很可能會比文科好。 反過來,對於那些食指 比無名指 長的兒童來說,他們在閱讀、寫作和口語科目的成績要比數學成績好。
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孩子更傾向於存在極度活躍、欺凌弱小的行為。食指 長的孩子更有可能存在神經質和敏感等行為特徵。
<食指更長,更容易獲得高學歷>
食指 更長,好面子、愛情現好勝、有王者風範,領袖型人物、且很有責任感,喜歡照顧弱小,不畏強權。
食指 長表明,嬰兒處於發育時期的心臟、大腦以及手的雌激素更高。
食指 更長,女性擁有更高的生育能力、比較謙虛、比較敏感、相對容易患乳腺癌 、不愛冒風險;
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食指 相對比無名指 更長的人,越有可能獲得高學歷。
<無名指 和 食指 長度接近通常擁有對稱的臉>
無名指 和食指 的長度愈接近,五官面容便愈對稱,即愈有吸引力。維也納大學的芬克博士指出,在比較五十名女性和三十名男性的手指長短,並把他們的樣貌掃描進電腦量度其對稱性後發現:「若無名指 和食指 的長度差不多,通常會擁有對稱的面貌 」。
悶騷型但有個性、性格也較孤癖、不善交際、且嫉惡如仇、自我防衛心更是強烈,所以人際關係比較不好。
<健康學的角度:無名指與食指長短比例預示健康>
手指長度預示健康狀況,聽起來是無稽之談。但英國《每日郵報》 近日報道,手指長度與疾病幾率之間的關聯性日益得到科學驗證。《手指長度比》一書作者、英國斯旺西大學生物學家約翰・曼寧教授總結說,食指 與無名指 長度比可預示特定的某些疾病。手指長度測量最好以右手為準。
曼寧認為,疾病在兩性分布中存在差異。例如他發現,手指長度比傾向男性化,特別在 0.9 以下的人更易患骨關節炎。無名指 比食指 長的人還易患風疹、水痘、頭屑病和腳癬。食指 比無名指 長者易患乳腺癌、神經官能症、過敏、濕疹和氣喘。
其實,一個人的運勢和前程會有很多因素的影響,但是我們如果能夠更多了解自身的情況,更多「認識你自己」,那麼,至少我們會謹慎作出某些抉擇,從而更好的趨利避害。
文章參考自
新唐人
目前整理了三個方法,第一個<眼花撩亂法 >這是網路流傳很久的方法,先玩玩看這個簡單的,後面再來說說其他有醫學根據的方法。
<眼花撩亂法>
This is a REAL Neurological Test. This is NOT a joke.
神經學測試,不是一個玩笑。
Seat comfortably and feel calm.
首先,讓自己坐舒服及安靜。
1- Find the C below. Do not use any cursor help. 從下方找出 C來 .
不要用螢幕的游標幫助。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C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2- If y ou already found the C, now find the 6 below.
如果以經找到C了,現在就開始找6。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6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3- Now find the N below. It's a little more difficult..
現在開始找N,會有一點點難...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NMMMM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MMMMMMMMMMMMMMMMMMM
If you were able to pass this 3 tests, you can cancel your annual visit to your neurologist.
Your brain is great and you're far from having Alzheimer Disease (阿茲海默症).
如果你已經完全通過這3項測試,那麼你可以不用擔心這神經上的問題現在找上你。
你的頭腦很健康,沒有阿茲海默症。
Congratulations!
恭喜您 !
<AD-8早期失智篩量表>
目前沒有科學根據或研究報告可以證明前面的「眼花撩亂法 」有效,能被醫界認可、採用的阿茲海默症檢測表,通常會經過許多專家研究,也會附上許多研究報告證明它的檢測功能。所以,「台灣失智症協會 」的網站上,也有「AD-8早期失智篩量表 」供民眾自我檢測,不過檢測表只是初期的診斷,並不能直接定論有沒有得阿茲海默症;如果要進一步檢測,還是建議到醫院做更專業的診療。篩量表只是初期的診斷,要確定是否得阿茲海默症,還是到醫院做更進一步的診斷吧!
關於「眼花撩亂法」詳細資訊可參考《網路追追追/眼花撩亂檢測法 竟能測出阿茲海默症? 》
<花生醬法>
UF researchers find that 'peanut butter' test can help diagnose Alzheimer's disease
VIDEO
以「聞花生醬」來檢測,是 2013 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麥克奈特嗅覺與味覺腦部研究中心 (McKnight Brain Institute Center for Smell and Taste) 」研究生 Jennifer Stamps 所設計的一個實驗。
她的研究是把約 1 匙量的花生醬靠進鼻子,常人可以在鼻下 20 公分處聞到花生醬,而阿茲海默症的初期患者卻無法順利分辨這種味道,他們左邊鼻孔的嗅覺明顯比右邊差。
簡易測試的方法是準備一把尺和花生醬,分別遮住左、右邊的鼻孔聞聞看,如果右邊可以正常嗅出花生醬的味道,左邊卻要到距離很近才能聞到,可能就需要多多留意,必要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為何選花生醬做實驗? Jennifer所說:「因為花生醬有股特殊而直接的味道,腦中的嗅覺神經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
《神經科學期刊 》(Neurological Sciences )曾刊載一項研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左腦會先開始退化,而左邊的鼻孔是連接左腦。實驗結果顯示,在後來被診斷出有阿茲海默症的受試者,他們左鼻孔對花生醬味道的靈敏度要比右鼻孔低,而平均來說,左鼻孔能聞到花生醬的距離是10公分。
嗅覺失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先兆 ,在 2015 年 11 月 16 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期刊 》(JAMA )公布研究也指出,老年人對許多種物品的嗅覺如果不再靈敏,則對過去三年半的記憶可能喪失;而嗅覺最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最高。
研究人員認為,嗅覺測試可能發現早期病患,對診治阿茲海默症具有臨床意義。但美國也有專家認為,老年人的嗅覺喪失有許多原因,不必然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為了準確判斷早期阿茲海默症,在做嗅覺測試時,可結合其他的掃描與測試。
文章擷取來源:《聞不到花生醬可以測試罹患阿茲海默症了嗎? 》
其他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
#《光照或能治療老年痴呆? 》
#《睡太多導致老年痴呆? 》
#《你是地球的癌細胞嗎? 》
轉載自 :藍色小惡魔 《健康資訊 》
有時候一把怒火確實沒法解決問題~能練得這老和尚的智慧就能得到經常的快樂!
淋雨的老和尚(改造惡緣)
時近傍晚,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聲隆隆,天下起了大雨。
雨勢滂沱,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停止,「怎麼辦呢?」和尚著急四望,所幸不遠處有一座庄園,只好拔起腳步去求宿一宵,避避風雨。
庄園很大,守門的僕人見是個和尚敲門,問明來意,冷冷地說:「我家老爺向來和僧道無緣,你最好另作打算吧! 」
「雨這麼大,附近又沒有其他的小店人家,還是請您給個方便。 」和尚懇求著。
「我不能擅自作主,等我進去問問老爺的意思。 」僕人入內請示,一會兒出來,仍然不肯答應,和尚只好請求在屋簷下暫歇一晚,結果,僕人依舊搖頭拒絕。
和尚無奈,便向僕人問明了庄園主人名號,然後冒著大雨,全身濕透奔回了寺廟。
三年後,庄園老爺納了個小妾,寵愛有加。小妾想到廟裡燒香祈福,老爺便陪著一起出門。
到了廟裡瞥見自己的名字被寫在一塊顯眼的長生祿位牌上,心中納悶,找到一個正在打掃的小和尚,向他打聽這是怎麼回事。
小和尚笑了笑說 :「這是我們住持三年前寫的,有天他淋著大雨回來,說有位施主和他沒有善緣 ,所以為他寫了一塊長生祿位。住持天天誦經,迴向功德給他 ,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結、添些善緣 ,至於詳情,我們也都不是很清楚……」
庄園老爺聽了這番話,當下了然,心中既慚愧又不安……後來,他便成了這座寺廟虔誠供養的功德主,香火終年不絕。
這是一位老和尚最喜歡講的,一個「改造惡緣 」的故事。
世界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人生何處不相逢。胸襟寬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與大怨,人我原無兩 」的道理,環境與他人施與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勵啟發自己,恩與怨都是成就道業 的助緣 。
相反的,心胸褊狹的人,除了求一時之快以外,積累惡緣阻絕善緣,結果只有逐漸封閉自己未來更多可能的路向。
或許,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懷修為,可能不易,然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以此為人生成長的標竿之一。
所以,善念善行是真的可以改變惡緣的!
布施是富貴的因,貪吝是貧窮的因。
要留德給子孫,不要只留財給子孫,財為爭端,多少有錢人,兄弟、父子、母子為爭財反目成仇。
子女若有才,留財作什麼?給予子女最大財富是积德與行善。
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分享好文增加善緣!
Make others happy is loving-kindness; make oneself happy is wisdom.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讓我分享好運給你吧!
轉載自 :藍色小惡魔 《隨便哈拉 》
現學現賣,小惡魔覺得一堆巧克力的例子裡,大腦為什麼會失去精準度,是因為“目標導向型迴路 ”戰勝了“習慣型腦電波迴路 ”,因為難得的機會,當然想嘗試一些平常比較沒機會吃到的新口味啊!
不過最後導出來要教我們的選擇技巧很重要也很有用: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呢?
就是在做決定時,不要一下子直接選你最想選的那個,而是先把選項裡不好的排除掉,把選項減少到你可以控制的數量,比如說三個。 科學證明,這樣做的確對做決定有幫助!
這段得到 和其他得到 心得合併在這篇得到15min :《加薪升職求上位,就看你有沒有悟性了! 》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做出一些糟糕的決定。最近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家保羅-格林切爾研究發現,我們會做出不理性的決定,可能是因為大腦需要節能。
我們先看看大腦是怎麼工作的。大腦神經元互相傳遞信息,用的是電脈衝,要產生電脈衝信號,會消耗很多能量。所以大腦為了減少耗能,神經元會用最少的峰值來編碼數據。由於神經元太消耗能量了,大腦同時保持準確度和效率就特別難。格林切爾認為,為了把消耗的能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大腦只能犧牲準確度。也就是說,為了節能,決策準確度被大腦降低了。
科學家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決策場景,一個猴子要在兩杯果汁中做選擇,假設猴子的大腦中一種選擇只用一個神經元來完成,選項越有吸引力,神經衝動速度越快,猴子通過比較神經衝動的速度來做決定。
實驗人員先給猴子一個簡單的選擇:左邊是一勺果汁,右邊是一杯果汁。假設一勺果汁對應的是神經元每秒產生一次脈衝,而一杯果汁對應的是神經元每秒產生100次脈衝。很明顯,一杯果汁的神經衝動更快,這時候一杯果汁比一勺有吸引力。
但如果是一杯倒滿的果汁,和一杯幾乎倒滿的果汁,情況就不一樣了。假設幾乎倒滿的果汁會讓神經元每秒產生 80 次脈衝,那猴子就要在 100 和 80 之間做選擇,在速度差不多的時候,選擇就出現困難了。這時候大腦可能就會犧牲準確度。
所以,如果你很喜歡吃士力架,給你一塊士力架,一塊德芙,讓你選,你肯定會選士力架。因為士力架對你來說更有吸引力,神經衝動的速率比較大。但如果除了士力架和德芙,再給你提供十幾種巧克力的選項,一旦裡面的巧克力給你的神經衝動和士力架差不多的時候,你就不一定會選士力架了。科學家做過類似的實驗,證明瞭當巧克力選項很多的時候,人們選自己最喜歡的巧克力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不過,雖然科學家用實驗測量了神經元是怎麼幫我們做決策的,但決策究竟是大腦哪個部分真正做出的,還有爭議。因為還沒有一個結論告訴我們,大腦是在哪兒,是怎麼完成價值比較和決策的。
另外,文章也說了,這個原理,對簡單的決定是有用的,但如果是很複雜的情況,就不一定管用了。因為做決定會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比如說,一個人要買房子,會考慮面積、地段,甚至裝修風格,這些都是主觀的,不僅因人而異,而且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考慮的東西都會不一樣。一個有幾套房子的人,再買房子的時候,和第一次買房子的時候關注點肯定不一樣。所以我們的一些不合理的決定,可能和這種不確定性有關。
那如何做出更好的決定呢?文章最後給了一個小建議,就是在做決定時,不要一下子直接選你最想選的那個,而是先把選項里不好的排除掉,把選項減少到你可以控制的數量,比如說三個。 科學證明,這樣做的確對做決定有幫助。
本文源自:公眾號「環球科學」(那些讓你後悔的決定是怎麼做出的)